培养方案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教育 >> 培养方案 >> 正文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2024-06-26             点击: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地理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地理空间信息的分析与三维可视化、地理空间信息工程设计开发与管理等理论与技术,具备扎实的空间信息科学、测绘科学、计算机科学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具备空间信息工程、空间信息服务、空间信息平台和空间信息系统集成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具有朴实的思想作风和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知识更新与自我完善能力、沟通合作与组织管理能力,成为具有国际化视野及创新意识的地理空间信息工程领域应用人才。毕业生能够进入智慧城市、国土资源、土木建筑、城市规划、城市环境等领域从事地理空间信息工程的数据管理、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信息化建设工作。

经过5年左右的工程实践毕业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1)从事本专业生产方面的毕业生,能够独立或配合团队完成地理空间信息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设计、实施等专业技术工作,并通过培养出的终生学习理念和能力,逐步发展成为所在单位的团队负责人或技术骨干。

(2)从事本专业科研方面的毕业生,能够把握和适应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技术领域发展趋势,能够独立或负责完成地理空间信息领域相关科研项目,包括问题发现、技术路线设计、方法研究等工作并能够取得一定的创新性成果。

2.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良好的外语基础,能够将地理空间信息、测绘学、自然科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地理空间信息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地理空间信息工程领域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表达、同时能够通过研究文献等资料分析复杂地理空间信息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与开发:掌握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流程、方法,能够与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相结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相关软件项目与信息系统。

(4)科学研究:能够检索、归纳、整理科学研究所需的知识及数据,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地理空间信息工程问题的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与应用进行研究,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地理空间信息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地理空间信息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地理空间信息工程问题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了解地理空间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和应用前景,懂得本学科专业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规范,明确自己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就复杂地理空间信息工程问题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与经济管理知识,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于地理空间信息工程项目管理。

(12)终身学习:养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习惯,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测绘科学、计算机科学发展的能力。

二、毕业学分要求

三、基本学制

基本学制4年。并实行3-6年弹性学制。

四、主干学科

测绘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五、核心课程

测绘学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原理与应用、空间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空间数据结构、地理空间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网络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工程、三维空间信息建模与可视化、地图制图学、地理建模原理与方法。

六、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学位

七、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安排一览表

参见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