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动态 >> 正文

跨越千年,丈量初心!吉林建筑大学测绘与勘查工程学院“测天量地·守护国土”传统文化活动节圆满落幕

发布日期:2025-10-23             点击:

当“夏·禹贡”的千年丈量智慧与“北斗”的现代科技光芒在岩土花园交织,当青年学子的使命担当与测绘先辈的坚守精神碰撞出火,2025年10月22日,吉林建筑大学测绘与勘查工程学院主办的“测天量地·守护国土”国土情怀展,在全天7小时的沉浸式体验中圆满落下帷幕。近1500名师生循着测绘历史的足迹、触摸科技的脉搏,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国土责任接力”,让“守护每一寸土地”的种子在欢声笑语中扎根心底。

四大亮点区,解锁测绘的N种打开方式


1.历史步道:一步一千年,与古代测绘人“隔空对话”

“历史步道”从“夏·禹贡九州丈量”起步,串联起“魏晋计里画方”“宋沈括隙积术”“元郭守敬四海测验”“明徐霞客游记”,最终抵达“新中国2025北斗导航时代”——8个关键历史节点组成了一条生动的“测绘时光隧道”。 步道上,每一个历史节点都配有图文展板,直观感受古人“观天测地”的智慧,不少同学放慢脚步,一边对照展板读历史,一边拍照记录,“原来测绘不是现代才有的,古人早就用这么巧妙的方法丈量土地了!”同学们发出感叹。

2.测绘科技区:亲手操作“黑科技”,过把“测绘达人瘾”

在历史步道一侧,“测绘科技区”成为全场最“吸睛”的区域——这里既是“测绘仪器博物馆”,也是“实操体验乐园”。

近代的水准仪、经纬仪,再到现代的全站仪、GNSS接收机,10余件不同时期的“测绘神器”整齐陈列,旁边还有志愿者进行现场讲解,生动的讲解让冰冷的仪器变得有温度,不少同学围在全站仪旁,认真听志愿者演示“如何用现代仪器精准定位”。而专业志愿者也亲手操控无人机起飞、降落,当看到屏幕上显示的“厘米级”精度数据时,纷纷感叹现代测绘技术的精准:“原来‘测天量地’可以这么高效!”

3.英雄长廊:致敬先辈,传承“测绘报国”精神

沿着科技区往深处走,就来到了充满敬意的“测绘报国”英雄长廊。这里陈列着裴秀、李四光、黄大年等测绘先辈的人物立牌,还有地质相关的知识。测勘学院的专业老师为同学们讲解,遇到同学们的提问,老师会用通俗的语言举例说明,让大家轻松理解专业知识。

看完英雄故事,大家纷纷走到打卡版前,进行合影留念。这不仅是打卡纪念,更是对“测绘报国”精神的承诺,一张张照片,成为当天最动人的“传承符号”。

4.互动专区:答题赢好礼,知识与快乐双丰收

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同学们从答题箱里随机抽取题目,题目均来自英雄长廊的历史知识和科技区的仪器常识。答对的同学收获到了测勘学院专属定制的“RTK模型书签”,书签小巧精致,既是实用的学习工具,又是独一无二的纪念,通过答题巩固了测绘知识,“这种‘边玩边学’的方式太有意思了!”

测绘精神永不落幕,国土责任接力前行。当夕阳洒在岩土花园的“测绘时空馆”,这场跨越千年的测绘之约画上了圆满句号。10月22日的岩土花园,留下了太多关于历史、科技与责任的回忆;而未来,相信会有更多吉林建筑大学的学子,带着这份“测绘情怀”,在各自的领域里践行“守护国土”的使命。这场活动虽已落幕,但“跨越千年的测绘之约”,永远未完待续!

(初审:王哲 复审:刘国纲 终审:于光源)











下一条:“凝聚校友智慧,共促学院发展”测绘与勘查工程学院举办校友返校系列活动